西夏區針對基層治理中婚姻家庭、勞資糾紛等“繁雜多散”基層矛盾問題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逐步探索形成“四個一”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解機制,最大限度地實現矛盾糾紛“發現得早、控制得住、化解得了、處理得好”,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。
打造“一站式服務”,矛盾化解跑一處。率先建成寧夏首家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,融合群眾來訪接待、矛盾糾紛聯調化解、公共法律服務、智慧城市運營中心等各項治理要素,將多方向、多領域點狀分散的信訪接待、人民調解、公共法律服務、行政復議中心等多個中心統一歸集于一個“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”,并在西夏區、鎮街、村居三級實體化標準化推進。通過搭建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+綜合接待,來訪聯合接待、公共法律服務、矛盾糾紛聯合調處、智慧指揮平臺“一中心+四平臺”,創新一站式全鏈條矛盾糾紛化解模式,使得群眾有“訴”一處“求”,有“案”一齊“解”,實現訪、訴、調一條龍服務。
建強“一支隊伍”,矛盾糾紛有人調。著力打造“專兼結合、優勢互補”的矛盾糾紛調解隊伍,為82個村居全部聘請專業法律顧問,培養“法律明白人”872人,任命“首席法律咨詢專家”“楓橋式共享法庭”庭務主任等91人以及長期扎根基層,熟悉村情民情的基層干部、網格員、退休黨員等為調解員,形成合力,讓矛盾糾紛在家門口就能解決。不斷探索創新鎮北堡鎮“跑長制”、朔方路街道“老王說和室”“孫仙梅工作室”等一批具有區域特點的創新矛盾糾紛調處新機制,打造賀蘭山下和美新“楓”景。
建立“一套機制”,矛盾調處有章法。制定《西夏區矛盾糾紛風險分級管理辦法》《西夏區重點人員風險分級管理辦法》,實行“紅”“黃”“藍”三色矛盾糾紛風險管理機制,并堅持矛盾糾紛日排查、日研判、日報告制度、每日報送涉穩矛盾糾紛排查表,做到底數清情況明。今年以來,共排查矛盾糾紛1539件,已化解1506件,化解率97.9%。結合轄區優勢,建立健全“訴調、警調、檢調、專調、訪調”五調聯動工作法,不斷加強多元解糾紛主體相互合作,大力推進矛盾糾紛在法治軌道上及時高效解決。
建成“一張網”,服務群眾零距離。西夏區按照“綜治中心+網格化+信息化”治理機制,搭建“數字西夏”平臺,依托區市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平臺、12345熱線等,建成集矛盾預警、分析研判、聯合處置、綜合指揮為一體的社會治理智慧中心,形成縣區、鎮街、村居、網格四級智慧鏈條,人口、房屋、矛盾糾紛等數據及時全面錄入,警情、輿情及時研判,實現“街道吹哨、部門報道”,切實做到問題不積累、矛盾不上交,風險不擴散,推動大事全網聯動、小事一站式解決,不斷夯實基層治理基礎。
掃一掃 手機瀏覽